分析是仔細研究現有的事實,根據確立的原理和正確的邏輯做出結論,但在證券投資方面往往成效不彰,原因是投資從來都不是一門精確的科學,這是一個仰賴技藝和機遇的一個領域,但專業的分析無論是對投機或投資都很有用。 分析的三大功能: 描述:列舉證券的重要事實,就像是你上公開資訊觀測站或信評機構去查詢公司公佈的事,然後評估未來可能發生的事。
選擇:能讓你判斷是否要持有該公司的股權或者賣掉。每一支股票在每個時間點都有內涵價值和價格上的不同表現,一家公司會因為業務好壞而有不一樣的表現,而市場投資人會因為許多不同因素,做出不一樣的決策。做為一個專業的價值投資人,有趣的點往往是觀察內涵價值和市場價格的差距。內涵價值是透過資產、盈餘、股利來估算,若用一個人來比喻內涵價值,資產就像你名下的機車或房子,盈餘就像是你的每月薪水,不過做為一個投資你的人,必須考慮到你的工作薪水是否穩定,你的開支狀況等等,因此合理來說,過去你每個月存下的錢不能做為推估你未來還會多存多少錢,何況你會不會離職或轉換跑道。不過分析的目的並不是為了確立說你的內涵價值精確是多少,而是要證實說你是否足夠應付未來額外的狀況,像是說你是月光族,女朋友或老婆忽然常態的額外跟你要零用錢,那你能不能應付這樣的狀況?因此估算內涵價值時是一個區間,價格反應了這個人現在在市場是否高估或低估。我們無法精確估計,但卻能有個大概。當市場存在更多的不確定性,這範圍就更大。不過分析有幾樣障礙,一是數據不足或不正確,像是會計科目上的五鬼搬運,所以要仔細的看附註,但若公司刻意隱瞞,卻也是無解。二是未來的不確定性,過往的紀錄只能粗略的假設其指引未來,但如果不受環境影響的優先股卻不受此限,同樣的,穩定的業務也比不穩定的業務好推測。三是市場的非理性行為,分析師的工作存在兩種假設,一是市場會偏離證券真正的價值,二是市場價格與真正價值脫鉤時會自行調整。這邊我想引述一句話:
短期而言市場是投票機器,但長期而言,市場像是磅秤。 -轉自Warrent Edward Buffet
短期而言價格是由市場決定,但其終會回歸真實價值。
另外,在投機方面,分析並不會起任何作用,唯有運氣變為其次,分析才會變成權威。
批判:分析師必須關注自己的評選是否實用,另外也要注重事實是否公開陳述,也就是對公司的會計方法挑剔,另外還有公司管理人的政策。